1.曾经风靡一时的3D电视为何现在无人问津了?

2.什么是3D快门式电视?

3.3d电视机为什么淘汰(终于揭开真相了)

现在还有带3d功能的电视吗_现在还有3d电视吗

市面上的3D电视是可以播放真3D**的电视。当然2D转3D的功能也是需要电视为3D电视的前提。

3D目前主要分三种,偏光,偏振,快门,偏光是主要按照两种颜色的滤光来形成的,这种的好处是任何的彩色显示设备都可以观看,你做需要购买的仅仅是一幅偏色眼镜,但是由于颜色 清晰度和立体效果都太差,所以已经面临淘汰,如果有人告诉你它的电视是3D的,可以看红蓝**,那就是胡扯,任何电视都可以看偏色的3D。

目前主要的就是偏光和快门。偏光的和普通电视的主要区别是贴在面板上的那层偏光膜,它把两个画面的立体片源分成两部分显示在一个面板上,1080P的屏幕的话,一部分就是1,3, 5, 7, 9......1079另一部分就是2,4 ,6 ,8 ,10, ......1080.通过这层特殊的面板和它配合的眼镜,让你的左眼(或者右眼)只能看到1 3 5 7 9线的东西,而右眼(或者左眼)则只能看到剩下的一半,这样就形成了3D的效果。 快门式的区别主要是面板,一般的面板是60HZ,而快门的是120HZ,显示的画面比60HZ快一倍,然后就把双画面交替显示,再通过同步快门眼镜,让你的左眼只看到左画面的东西而右眼关闭,右眼只看到右画面的东西而左眼关闭。这就是3D成像原理。

2D转3D只是大部分3D电视的一个功能,可以转3D的都是3D电视。但是3D电视不一定全都可以2D转3D。

曾经风靡一时的3D电视为何现在无人问津了?

3D电视比普通电视成本高。

目前,3D片源较少,人们的需求不大。对3D的新鲜感已经没有了,不愿意多花冤枉钱了。

所以电视机又向其他方向发展了。如4K,智能、网络等功能。

什么是3D快门式电视?

3D电视不是画靣大小的问题而是违背了人眼视觉的规律和特性,人的焦点视觉只有一个那就是主体,而3D电视的近景,中景,远景都很清晰而且都在一个平面显视出来当然看的很累,即干扰了视觉也毫无立体而言。

本来各厂家都在力推3D,但确实无法绕开几个问题。

1,画面太小,厂家发力3D的时候刚好是蓝光推出的第五个年头,蓝光升级3D后支持双路1080p显示是当时也是目前最晰度的3D片源。效果其实也是很好,就是那个年头电视画面太小了。43寸已经算大屏。同样片源在投影上看效果远远好于液晶电视。

2,亮度衰减或分辨率减半二选一,由于两个眼睛必须看到不同角度的画面才能有3D效果,所以同一块屏幕必须分时显示或是分区显示,代表有索尼的主动式和LG的偏振式,主动式能完整双1080p,但亮度损耗很大而且带闪,偏振式亮度损耗小,但两个眼睛只能各看一半分辨率。

3,必须戴眼镜观看,这对一般人无所谓,但要知道近视人口几乎一半,很不友好。

其实第一点和第二点,在今时今日都不是问题,现在液晶电视的显示面积比10年前大了快4倍,分辨率也从1080P升级到4K,有HDR的加持亮度也大大提高。但,失败的东西很少有人鼓起勇气再次去做。或许和VR一样,当年任天堂弄了VR 游戏 机,但年代技术跟不上,谷歌在技术跟上的年代弄出来,却因为技术门槛太低被一堆山寨VR盒子扫荡而失去升级的可能。下一步3D电视,估计要等到出现一种新的显示技术,比如把画面直接投入视网膜,或是让看电视和做梦一样直接在脑子里成像。

其实这么多年,家用投影机是一直坚持3D的,而且3D**片源也一直有更新,只是在4K和HDR下,越来越不受关注而已。

这个问题我讲下我的感受,你就有所了解了。主要是屏幕太小,3d效果体现不出来,体验不好。我用投影看3d**,屏幕大沉浸感强。3d休验好,所以看3d**屏幕越大越好。

3d电视屏幕本来就不大,效果一般,现在我一般用投影看3d**,视觉效果不错,所以3d电视的没落,主要还是屏幕太小导致的。

电视就这样,厂家不断更新换代,立体3D不时兴,又4K,4K还没普及又升越8K,为挣钱商家就这样,我家夏普电视就3D有戴镜子看立体功能,立体光盘有几张随光盘机增送,戴电视眼镜看立体,现家4K机顶盒到期我家又恢复原360元开始价位,不办那乱七八糟只看电视2台电视,一台看普通一台看电视代网。

只是不再用它做广告噱头了,怎么就叫无人问津了呢?现在商场电视真的都不再支持3d了吗?

主要是不好制片,没有好片源自然没有发展。买过第一台索尼智能电视就有3D功能,然而仅仅央视有个频道,却只能播放简单的站那不动一唱就半天的京戏、杂技等节目……3D得播大型战争或动作片才有意思。

3D信号源也没有,要电视剧干嘛呢!

我家的电视就是3D 4K的 当时弄到了300多G的3D片源,也只看了两三部,看久了觉得眼睛好累。

3d伤眼睛

3d电视机为什么淘汰(终于揭开真相了)

目前厂家们生产的3D电视大多为眼镜式3D电视,市面上还没有裸眼式3D电视。简而言之,现在的3D电视都需要我们佩戴专门的眼镜。\x0d\\x0d\  在眼镜式3D电视用的技术中,又分为色差式、偏光式和快门式等技术。现在各大电视厂商生产的3D电视,绝大多数都是用“快门式”技术的3D电视。\x0d\\x0d\  3D快门电视的原理是,通过提高画面的刷新率来实现3D效果。详细点说,就是把图像按帧一分为二,形成对应左眼和右眼的两组画面,连续交错显示出来\x0d\\x0d\  主动快门式3D眼镜一直处于高速的开闭状态,画面不断的闪烁,出现拖影,长时间观看很容易造成人眼的疲劳。\x0d\\x0d\  3D电视对我们人体的几点危害:\x0d\\x0d\  1、屏幕刷新率低使得眼球疼痛,还容易造成头晕、眼睛疲劳、流泪。对于儿童和青少年人群来说,如果收看太低的刷新率的3D电视还会导致:视力下降、头晕、视线模糊、眼睛或肌肉等出现不自主的抽动、恶心、抽搐、痉挛、方向障碍以及意识丧失等症状。\x0d\\x0d\  2、即便是成年人,长期收看3D快门电视,也会产生运动障碍、意识方面的一些后遗症,例如眼睛干涩、身体平衡性下降、头痛和乏力等身体不适症状。\x0d\\x0d\  3、快门式3D电视的眼镜是需要配置电池才可使用的。3D眼镜紧紧贴着我们的太阳穴和大脑,电池产生的电磁波,会对大脑和眼睛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,危害身体健康。

好的技术并不意味着能够决胜江湖。纵观电视显示设备的发展历史,屏幕越来越大,分辨率逐步提升,人们对画质以及核心显示技术的追求永无止境。目前液晶依然处于电视行业霸主的地位,而量子点、OLED以及microLED等新晋显示技术也正在逐渐受到人们追捧,仿佛新一轮的显示大战已经打响。但是,这一切没有让我感到多么兴奋,反而更多的却是担心与恐惧。

一定有人会问,这话从何而来?其实笔者开篇第一句就已经提到,一些大家认为更好的技术并不意味着能够统治江湖。在电视行业也是如此。在电视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中,拿液晶电视为例,从本质上来说,液晶有着诸多硬伤,比如说响应时间以及背光源对画质表现的损害。可以说液晶一直都不是电视显示技术的最佳选择,但它却称霸市场十年之久,至今依然活力十足。

有些显示技术虽然带来了更好的效果,但由于种种原因被市场所淘汰

电视产业是依靠成本的产业,很多技术在转化为实际产品时,受到技术以及成本上的限制,即使产品做出来,也会存在许多问题,或者价格太高而遭到市场的抛弃。其实有许多在现在看来都非常牛的技术,本来可以为我们在画质上带来质的飞跃,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,如今已经深陷泥潭,甚至有的已经死亡。

如同“劣币驱逐良币”效应,从万众瞩目到逐渐被其他技术取代再到从市场中消失,这里面包括已经消亡的等离子,不温不火的蓝光以及前途迷茫的裸眼3D。在这个显示技术大爆发的时代,我们不妨回顾过去,并详细分析一下这些技术为何在技术领先的情况下被市场抛弃,会不会有逆袭未来的可能?

1、等离子

如今在市场中已经难以寻觅到等离子电视的身影,刚刚关注电视市场的朋友甚至都不知道它的存在,毕竟它已经被液晶电视全面击溃。可是在十多年前,它却是众多人梦寐以求的显示产品。在当时来看,等离子电视可以说能够秒杀一切显示产品,在当时等离子技术受到了很多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的关注,在色彩表现以及响应速度上都拥有绝对的优势。甚至现在还有人存在等离子信仰,认为“等离子比液晶明亮,可视性更优越”。

“外行看液晶,内行看等离子”,这是当年业内广泛流传的一句话,当年的等离子电视确实如信仰一般。等离子如同现在OLED,也是自发光的显示技术,基于这一特性,等离子拥有色彩还原度高、动态清晰度高(响应速度快)、可视角度广、视觉舒适度以及对比度高等特性。凭借这些优势,在当时以松下为首的等离子联盟非常自信的认为,他们可以在短时间里战胜液晶,但殊不知正是他们自己断送了等离子的前途。

当时以松下为首的等离子阵营实行技术垄断策略

当时的松下、日立、先锋,手中掌握着等离子电视的核心技术,但是在战略上做出了致命的选择。他们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,牢牢垄断了等离子技术以及上游面板,即便是同属日系品牌的索尼等成员甚至也并没有获得更好的面板,更不用说韩系、大陆以及台系厂商。想封闭技术一家独大,战略上的失误让许多厂商索性转投液晶阵营与等离子对抗。

同时拥有众多优势的等离子技术在当时也存在着高功耗、烧屏等问题。然而松下等等厂商仍让没有醒悟,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搞研究,殊不知在此时三星、夏普、索尼等液晶厂商开放技术,不断加速产业发展,让液晶技术在画质等方面获得了大力发展,同时庞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了产量的增加,液晶电视的价格更加亲民,最终等离子阵营分崩离析,最终被液晶所取代。

2、裸眼3D

裸眼3D技术让人们对未来显示产品充满了希望,让所有人开始憧憬具有无限沉浸感的视觉体验。相比于色彩表现,可能人们更倾向于显示产品的临场感与沉浸感,虽然曲面电视能够带来一定的临场感,但是相比裸眼3D来说根本不值一提。裸眼3D技术甚至不用通过佩戴任何设备,通过屏幕直接就能够观看到3D立体影像。

曾几何时,3D电视在市场中叱咤风云,成为不少品牌电视的宣传卖点所在,像不闪式3D、主动快门式3D这些专业术语也是经常在宣传海报和广告中看到。然而可能是过分的宣传徐吹嘘,当人们真正使用这些设备时却并不尽如人意,失望高过期望。

3D节目的制作成本很高,相对于普通的电视节目,3D电视节目则需要进行大量的后期制作处理,总体投入的成本相比普通节目要高出几倍。拍摄3D节目和拍摄传统的2D节目不同,需要使用专业级的3D摄像机。拍摄完毕之后,还有大量的后期制作过程。其中包括素材集、3D编辑、特效处理以及音频、字幕叠加等多种步骤。因此就需要大量的时间、人力和物力,这些都导致了3D成本的高昂。

任何视角/距离的变动可能都会导致画面的模糊不清晰

除了成本过高之外,裸眼3D以及由于技术限制,在视觉体验上效果也不尽如人意,在一个裸眼3D设备面前,因为对焦角度的不同,裸眼3D效果也会不同。这就导致了人们在观看时只能坐在一个固定的点,任何的视角以及距离的位移都会导致画面模糊不清晰的现象发生。同时长时间的观看还会令观看者头晕目眩。

甚至3D电视从来没有消费市场所接受,2016年,三星宣布旗下电视新品都不在支持3D技术,随后,随着LG、索尼宣布停止在以后的电视产品中加入3D技术,或许3D电视已经走向了生命的尽头。而随着VR、AR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,裸眼3D技术被人遗忘。

3、蓝光DVD

2008年2月19日,东芝宣布将不再支持HD DVD格式,并停止生产HD DVD格式的播放设备,使得索尼的蓝光DVD成为DVD播放的唯一标准。而后大批蓝光拥护者开始感叹蓝光时代即将来临。然而事情却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,目前在市场上,无论是蓝光播放机,还是蓝光光盘,都难见其宗。而其高昂的价格也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。

蓝光播放器的发展远没有跟上显示产品分辨率的普及速度,就在蓝光刚刚战胜HD DVD格式不久,4K超分辨率的电视产品已经开始在市场中崭露头角,目前大尺寸4K电视产品几乎已经在市场中得到普及,而蓝光分辨率却一直停留在1080P,虽然2015年年底4K蓝光标准的公布让人们看到希望,新格式用了3840×2160的分辨率,扩展了对色域、高动态范围(HDR)、以及高帧率内容(60fps),但是这个时机真的是非常糟糕。顺便说一句,YouTube在2010年就已经宣布将支持4K播放。

虽然蓝光在画质,音效上对比普通的片源来讲确实拥有这不可比拟的优势,但是作为普通用户中的一员,我们为何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金钱去消费它呢?我们知道一张蓝光光碟价格不菲,而蓝光播放器普通消费者更是承受不起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,网络开始迅速发展起来,一般用户通过网络就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影片,大量免费的片源充斥着网络,让蓝光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。可以说蓝光是故步自封,没有考虑到市场的消费能力而深陷泥潭。

写在最后:

可能很多技术从生下来就注定是一个悲剧。当我们回顾这些显示技术的兴衰史时,我们发现,其实它们并不是由于技术本身的缺陷而失败。任何先进的技术,如果不与时俱进,是很难获消费者的认同,不及时地看清形势而孤芳自赏,也必将成为一段历史供我们回味。